近年来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作为一类不良反应较小,对生殖系统、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方面有广泛作用的天然化合物,备受人们 (一)认识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为植物中一类具有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作用的活性成分,并且能够与人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中草药中含有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一种中药常常含有多种植物雌激素成分,显示出较强的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样的活性,目前已有不少对中药雌激素样活性研究的相关报道。 (二)常用中药对雌激素的影响: 枸杞子(安全*):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应用于肝肾阴虚以及早衰症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所含有的枸杞多糖具有调节免疫力、降血糖、调血脂、抗肿瘤以及抗氧化的药理作用。此外,枸杞提取物还被证实可以抑制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的增殖。 淫羊藿(慎用):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可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止咳平喘,用于治疗肾阳虚衰、阳痿尿频、腰膝无力、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等证,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所含有的淫羊藿多酚类提取物具有较强的雌激素样活性;当其黄酮类化合物低浓度时,可促进雌激素应答的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相反,高浓度时,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补骨脂(ERα和ERβ慎用):味苦、辛,性温,归肾、脾经,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泄、纳气平喘,多用于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肾虚遗精,遗尿、尿频、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肾不纳气之虚寒喘咳等。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忌服。 现代研究发现其所含有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均具有雌激素样活性,此作用是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作为ERα激动剂可显著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而4种黄酮类成分(异补骨脂酮、补骨脂酮、补骨脂A、新补骨脂异黄酮)及萜烯苯酚类成分(补骨脂酚)对ERα和ERβ均有活性,且更倾向作用于ERβ,说明补骨脂提取物对ER的作用具有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可作为选择性ER调控剂的一种新药源 仙茅(服用TAM者安全,服芳香化酶剂者慎用):味辛性热,有毒,归肝、肾经,温肾壮阳,祛寒除湿,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精冷,小便频数,腰膝冷痛,筋骨痿软,须发早白等。不宜久服。其提取物仙茅醇被证实具有雌激素样活性,这可能是由于其含有黄酮类及酚类成分。 菟丝子(骨):味辛、甘,性平,归肝、脾、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主治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目暗不明,脾虚泄泻,肾虚胎动不安等。本品为平补阴阳之药,偏于补阳,阴虚火旺、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者不宜服。 现代研究发现其所含有的树脂糖苷、黄芪苷表现出雌激素样活性,对骨细胞具有成骨作用;而山柰酚与金丝桃苷则具有抗雌激素样活性。 人参(口服安全):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肺、脾、心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主治元气虚脱证、肺脾心肾气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现代研究发现其所含人参皂苷成分具有拟雌激素样活性,且不是直接与ER结合发挥雌激素样作用,而可能是通过其他信号通路活化ER介导的转录而发挥作用。而人参皂苷在胃肠道的主要代谢产物20S-原人参二醇,则可抑制ER阳性乳癌细胞的雌激素敏感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发挥抗雌激素样作用。 王不留行(服用TAM者安全,服芳香化酶剂者慎用):味苦,性平,归肝、胃经。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应用于血瘀经闭、痛经、难产、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以及热淋、血淋、石林等。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发现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三萜皂苷、黄酮苷、环肽等,其中,环肽具有较强的雌激素活性。 当归(慎用):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可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诸证,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血虚肠燥便秘等;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慎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提取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可促进MCF-7细胞增殖,且不依赖ER介导途径发挥作用。 丹参(心脏):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可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应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疮痈肿毒,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发现其所含丹参酮IIA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雌激素样活性。同时可以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心肌缺血或损伤的修复,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降低血压等。 (下图左:当归,右:丹参) 川牛膝(ER):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主治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跌打伤痛,腰膝酸痛、下肢痿软,淋证,头痛眩晕、口舌生疮等火气上逆之证。孕妇及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者慎用。 现代研究发现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蜕皮甾酮、牛膝甾酮以及牛膝肽多糖等,其提取物能够通过ER介导机制发挥雌激素样作用。同时牛膝总皂苷对子宫平滑肌有明显兴奋作用。 葛根(血管):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要应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现代研究发现,葛根能直接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其主要成分葛根素能够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同时还表现出弱雌激素活性。 射干:味苦,性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主治咽喉肿痛、痰盛咳喘。脾虚便唐以及孕妇不宜服用。研究发现,射干中鸢尾苷成分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作用。 红花(作用于骨和子宫内膜):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瘀滞斑疹色暗。孕妇及出血倾向者慎用。 现代研究发现其所含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作用,所含木质素成分络石苷可显著降低子宫内膜癌细胞活性,呈现出了抗雌激素样活性。 综上所述,红花、川牛膝、丹参、枸杞、肉苁蓉、淫羊藿、补骨脂和菟丝子等中药含药血清均可表现出雌激素样作用。但作用的靶器官略有不同,或作用骨骼、或作用于心脏、血管、或作用于乳腺,不可一概而论;另一方面,当体内雌激素浓度较高时(如乳腺癌服用它莫西芬的患者,常常会出现体内雌二醇升高的情况)中药植物雌激素因可以与内源性雌激素竞争结合ER,表现出雌激素拮抗作用,从而对乳腺癌具有保护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可通过竞争结合ER受体,减弱雌激素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增生和癌细胞的生成。 临床我们在使用具有类雌激素样中药治疗肿瘤时,往往持非常慎重,既要考虑中药的主治功能,又要结合现代研究的一些成果,如药物作用的主要部位,对雌激素受体ERα还是ERβ发挥作用,药物的使用途径,合并西医使用的是受体拮抗剂(他莫西芬)还是芳香化酶抑制剂等等。中草药药用历史悠久,而目前临床上对于植物雌激素的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单纯从结构上与内源性雌激素类似来判断该物质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这一结论也是片面的,这需要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持久不懈的努力。 *指在乳腺癌患者中使用安全,以下括号或指在乳腺癌患者中使用注意,或指主要的作用部位。 李怡帆张振华刘佳玲卢雯平(审) 编辑:张涛 赞赏 长按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权威白癜风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