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下嘴唇上的这个穴位,能清除鼻炎还能

时间:2022/6/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经络通畅,身心安逸。

大肠经多气多血,在这条经上的穴位很神奇,比如商阳穴、合谷穴、偏历、温溜、曲池等等,不仅治本经病侯,还能治疗一些特殊病症。

今天我们说到的穴位,是大肠经位于鼻子下嘴唇上的口禾髎穴,除了鼻子问题,也可用来治疗口歪、面瘫,也可解决鼻炎这个困惑烦扰人的难题。

口禾髎穴

口禾髎: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别名:和窌、?、长频、长髎。

口禾髎:口指口部;禾,指谷物(粮食);髎同窌,指骨隙。谷物从口入胃,穴在口旁骨隙中,故名口禾髎。谷物从口入,穴近口处,内对两齿(门齿及尖齿)牙根间凹陷处,故名。该穴名意指扶突与迎香二穴提供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冷降归于地部,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归大肠经体内经脉,地部孔隙细长狭窄,如孔隙之状,故名。

禾髎、长频、长髎、长颊之名皆与口禾穴同。长,指地部孔隙细长,频指气血的运行频频不断,颊通挟,皆为对穴内气血物质的运行或穴位的微观形态的描述。

大肠经的冷降之液由此回流大肠经体内经脉。大肠经体表经脉的终结点在迎香穴,而其体表经脉与体内经脉的交接点则在口禾髎穴。

穴义:大肠经浊降之气在地部形成的巨大水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运行规律:地部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大肠经的体内经脉。

功效作用:导引大肠经的体表之液回流大肠经的体内经脉。

定位:在面部,横平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鼻孔外缘直下。

功能:疏风清热,通鼻利窍。

主治:

1.鼻塞、鼽衄、口歪(喎)、口噤、鼻疮、息肉、嗅觉减退。善通鼻窍。

鼻塞,不辨香臭:口禾髎、迎香、上星、五处、水沟、风府、百劳、太渊。(《针灸大成》)

息肉:口禾髎、风池、风府、迎香、人中。(《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

鼻衄:口禾髎、上星、合谷、鱼际、少商。(《针灸医案集要》)

口噤不开:口禾髎、合谷、列缺、颊车。(《针灸资生经》)

鼻子疾患:口禾髎、迎香,上星,合谷。

口喎口噤:口禾髎、翳风,颊车,下关。

面痒:口禾髎、人中,合谷。

鼻塞、鼻衄:口禾髎、合谷穴、印堂穴、上星穴。

2.鼻炎。口禾髎善通鼻窍。

鼻炎:口禾髎、合谷。

鼻炎:口禾髎、二间。

3.面瘫、面神经麻痹:口禾髎用于疏面齿风邪。

面神经麻痹:口禾髎、地仓穴、颊车穴、上关穴、牵正穴、地仓穴、四白穴、阳白穴。

顽固性面瘫:透刺法,穴取患侧阳白、攒竹、承泣、颧醪、内地仓、散笑、颊车、下关、口禾髂、夹承浆、牵正、风池,健侧合谷。(傅宗浩)

面瘫:口禾髎、夹承浆、颊车、下关、阳白、太阳、翳风。

4.齿痛。口禾髎通于齿根,故治齿痛。

日常防护

1.用食指指腹按压口禾髎,每次5~10分钟,以有酸痛感为宜,对过敏性鼻炎、鼻前庭炎和慢性鼻炎均有较好疗效。

2.经常用食指指腹点按口禾髎,每次1~3分钟,对鼻部有良好的保养作用。

注意:本穴位于面部危险三角区,禁灸。

名词解释:

口噤:牙关紧闭,口不能开的症状。

鼽衄(qiúnǜ):指鼻出血和流清涕。

口喎(wāi):嘴歪,即由于颜面神经麻痹,口角向另一侧歪斜的症状。

臂上的这个穴位,为什么能治甲状腺,还能治疗眼疾!(臂臑穴)甲状腺问题,呃逆,高低血压等,脖子的这个穴位真神奇!(扶突)脖子的这个“散结穴”,不仅解决甲状腺问题,还能对付顽固性呃逆!(天鼎)肩臂挛痛不遂、瘰疬、瘿气,巨骨穴!肩周炎要穴,肩髃穴!肘臂疾病,还能预防网球肘,肘髎穴!

湿疹、荨麻疹、瘰疬等皮外科疾病它负责,高血压它也管,来,一起看看这个神奇的穴位是谁!(曲池穴)

商阳穴,一个刺血治便秘的穴位!(商阳穴)

身体水肿,哪个穴位来消肿!(偏历穴)

多气多血,能镇痛,还能麻醉,一起来看看这个神奇的穴位!(合谷穴)

十六郄穴

温溜穴--肠鸣、齿痛(温溜穴)

一个点赞就出现的补阳气提精神的穴位,阳溪来了!(阳溪穴)

以上为手阳明大肠经所介绍过的穴位文章。

扫码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xygy.com/jbhl/116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