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曝光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3159.html 毫无疑问,目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的形势非常严峻,虽然百度疫情大数据显示无症状感染和确诊病例的数字正在下降,但这是由于全民核酸检测已经不再执行所致,而实际上社会面感染人数正在直线上升,只不过数字未统计。 根据网上不少的朋友反馈,现在被感染且有症状的人越来越多,而首都北京则成为了这波的“重灾区”。 针对目前的状况,近日钟南山院士接受央视总台记者采访,就个人防护、居家隔离、重复感染等问题回应关切。 医食参考,赞9钟南山:大部分人长时间内不会出现重复感染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重复感染问题,钟南山表示,据国外资料显示,一旦感染过奥密克戎,不管有无症状,有78%的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再重复感染。 医食参考,赞10钟南山:99%的奥密克戎感染者一周左右可康复 钟南山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绝大多数患者都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咽痛、发烧等症状,极罕见看到有肺炎,99%的病人一周左右就可以康复。 针对春节的疫情防控形势,钟南山表示,接种加强针以后,一般两周就会起效,这对春节的大量人口迁移有很大好处。“特别是对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只要接种了足量的疫苗,再接种加强针,那就比较放心了。” 钟南山院士同时表示,戴口罩等个人防护需要加强。“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弱势群体,不能再传染给他们。要更加注意佩戴口罩以及最常规的保持距离、减少公众集会等。” 在被问到“面对居家隔离期间应该注意什么?”时,钟南山则回答:要根据个人情况分类处置。如果患者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病,感染新冠很容易造成基础病的加重,这种情况要与医务人员密切联系,一旦有医院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医院。 如果说钟南山院士是在安抚和回应大家关切的相关问题,那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生物学讲席教授饶毅,则表达了更深层次的观点。 饶毅教授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在疫情这样的天灾面前,需要全世界的合作才能有助于对付人类共同的敌人,实事求是、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是冬去春来的“良方”。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点击图片查看《饶毅:如何看待三年疫情?》全文) 饶毅在采访中所主要表达的观点,无级君综合如下: 关于用药:估计问题都不大,应该能挺过去。虽然他平时有一堆必须服用的药物,但不迷信药物,他本人对各种感冒一般不用药,如果有呼吸困难,必须要求救于医生; 关于疫苗:相比国外的mRNA疫苗,国产灭活疫苗,毫无副反应而抗体很高,推荐国内人使用; 关于政策:在经济、民生、民情都难以承受的情况下,在医疗服务也不可能完全包办的情况下,中国改变防疫策略,是为大多数人所欢迎的; 关于病毒:目前流行的病毒毒株,症状确实弱。但不能说以后不会还有新的病毒毒株。以后毒株的致病性也不能预测。不能把感染后的死亡率说成低于自然(没有新冠情况下)死亡率。 关于体系:防疫和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工作应该是应对急性突发传染病。而之前防疫系统长期在卫生健康体系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应对生命和健康的关心落实到全面审视现有系统,推动建立行之有效、可长期持续的、包括防疫在内的卫生健康体系。 关于重点:今后重点不再是准备怎么永远不被感染,而是减少疫情高峰的冲击,控制感染数字短期内激增,如何协调安排家庭与社会层面克服恐慌,平稳过渡。也需要加强知识普及,医院的文化习俗,缓解可能对医疗体系的冲击,有望完善中国疫情防控的措施。 12月8日,西宁火车站,乘客无需出示核酸证明和健康码,直接进、出车站 图片来源:中新网 饶毅教授认为,过去三年,我们先采取了措施高度保护了人民的健康,代价是经济、民生、民情。经过三年后,我们需要发展经济、改进民生、改善民情,才能长期保护人民的健康。世界上,从来没有毫无代价的选择。在疫情面前,我们需要采取的态度和行动是:实事求是、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无级君觉得,广州之前一波奥密克戎变异病毒传播,大数据显示在16万人感染后,重症以上仅4名,更没有任何病死案例,说明了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已经变弱,因此国家才下决心转变防疫模式,从“防感染”转至“防重症”,这对于发展经济,促进民生会有很大正面作用。 无级君认为,相对钟南山院士针对回应民众关切的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校长的观点更具有务实性与前瞻性,尤其是在目前不能%确定未来奥密克戎病毒再变异后致病力是否还会减弱的前提下,抓紧时间,建设应对急性突发传染病为核心的公共卫生系统至关重要。 亲爱的读者,您是怎么看这两位专家的观点?欢迎您留言告诉我们。 医食参考《医食参考》杂志是面向大众的畅销健康月刊,全国范围公开发行。将“药食同源”理念贯穿始终,关爱全家人健康。内容涵盖了营养美食、安全用药、食疗保健、长寿养生等方面。篇原创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