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学堂航空性鼻窦和中耳气压疾病

时间:2021/8/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

在航校里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关于航空飞行中常见的疾病,在各种考试中也经常会考到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对于其中的医学原理可能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可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希望通过以下介绍共同复习一下,当在飞行中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正确处理,减少疾病对于我们飞行的影响。

1鼻窦气压损伤

1)何为鼻窦?

解剖学上:鼻窦由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组成,左右对称共8个(有的欧洲航空教科书将蝶窦和筛窦合在一起,简化为6个)。其中,上颌窦位置最低,开口又是在上部,当出现感冒等疾病导致鼻粘膜肿胀,有液体渗出时,往往上颌窦会首先受累,而导致鼻窦开口堵塞,所以也最容易受气压改变的损伤。

2)疾病的症状:

当鼻窦内或鼻窦周围有炎症时,可能会出现黏膜肿胀,血管扩张,浆液渗出和血液积聚等症状,简单点说,就是有类似鼻塞,流涕的症状,鼻窦的开口可能就会被阻塞,这时鼻窦就变成一个密闭空间。当飞机上升或下降时,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鼻窦内外因为压力不同,就会出现被堵塞的鼻窦所在部位的疼痛。例如,上颌窦主要位于下眼眶、颧骨下、上牙槽周围,这时这些部位可能会出现胀痛或刺痛,甚至出现眼睛胀痛、流泪、结膜充血、视觉模糊等症状;也有的患者表现为上牙疼痛,眶下皮肤感觉不适等。

3)预防和治疗:

俗话说“通则不痛”,从原理上我们也很容易明白,如果鼻窦开口畅通,就不会产生因鼻窦内外压力差而导致的疼痛。如果是因为感冒、鼻窦炎等炎症引起,我们就要遵医嘱服用消炎药或抗病毒的药物;如果是由于过敏性鼻炎等引起,就应该服用抗组胺药物等;如果症状较轻,可试用麻黄素等来缓解鼻塞症状。

2中耳气压损伤

1、何为中耳?

人耳的结构: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耳膜;中耳主要包括三块听小骨和咽鼓管等;内耳包括三部分: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中耳与外耳道之间相隔一层耳膜,当两侧压力不等时,耳膜就会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压力小的一侧隆起。而中耳并不是封闭的,它通过咽鼓管(eustachiantube)开口于鼻咽部的咽鼓管咽口,从而与外界大气相通。所以,一旦咽鼓管或其开口阻塞,中耳就变成一个密闭的耳室,但外耳道仍然与大气相通,这时如果外界气压改变,外耳和中耳就会产生压力差,使耳膜张力增加,向一侧凹陷或隆起。其原理与气压式高度表一样。

2、症状:

如果阻塞是由其他疾病引起,这种疾病就叫做引起咽鼓管阻塞的原发性疾病,这时肯定会有原发病的症状,例如:感冒或鼻咽部炎症会出现鼻塞等症状,中耳炎会有发热、耳部疼痛甚至耳部流出水样或脓样液体。而中耳气压性疾病最主要会导致耳膜的损伤,轻则出现耳部胀痛或刺痛,耳鸣,听力损伤等,重则会引起耳膜穿孔。

3、预防和治疗:

首先要查明为何会引起咽鼓管的阻塞,如果是因为感冒、上呼吸道炎症等引起,通过消炎药或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治疗是对症的;如果是过敏性疾病引起,抗组胺药物是最有效的;如果是中耳炎引起,要及早就医,防止造成耳膜穿孔损伤听力。

小彬贴士

以上是对这两种航空性气压疾病从医学原理、预防和治疗上进行了阐述,以下是从实用性角度为我们提供几条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吞咽口水

很多人都知道坐飞机要嚼口香糖,这样不会耳朵疼,这有什么依据吗?从刚才对中耳结构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中耳与外界大气是通过咽鼓管咽口相通,而咽鼓管咽口则开口于咽部,当飞机上升或下降时,咽鼓管咽口可能由于压力的影响暂时关闭,通过咀嚼口香糖或吞咽口水可以使咽部的软组织运动,使咽鼓管咽口打开,从而使中耳压力与外耳平衡,使耳膜处于正常位置。

2上升、下降时多咽口水

如果已经有轻度鼻塞、流涕等症状又参加飞行时,在起飞爬升或下降前,要通过擤鼻涕、喝热水等方法,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爬升、下降时,可以有意识的增加吞咽唾沫的次数,来保持咽鼓管咽口的打开。

3擤鼻涕要注意方法

有的人觉得闭紧嘴巴,用两个鼻孔擤鼻涕可以更彻底,殊不知这样可能会加重对鼻窦等的阻塞。因为在你用力的时候,鼻腔分泌物不一定仅会从鼻孔排出,如果有的鼻窦是畅通的,其内部压强和大气压是一样的,这样在你用力的时候,部分分泌物可能会进入到这些鼻窦内,这无疑是不利的。所以更安全的方法应该是堵住一侧鼻孔,只用一个来排出鼻腔分泌物。

希望以上的介绍对大家在理论学习和飞行实践中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飞行顺利。

(来自“鲁鹰”飞行组王树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xygy.com/jbzd/99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