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鼻炎,可以长期使用皮下免疫治疗

时间:2022/7/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目的:

过敏性鼻炎影响着全球10%~40%的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变应原免疫治疗(AIT)对过敏性鼻炎(AR)的疗效和安全性获得了更多的临床证据,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舌下免疫疗法(SLIT)的短期和长期疗效。目前,AIT包括SLIT和皮下免疫疗法(SCIT)是唯一可用于AR的病因治疗手段,可以阻止病程进一步发展。然而,有关AIT在中国AR患者中长期疗效的研究相对较少,儿童和成人AR使用屋尘螨(HDM)SCIT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更少。本研究旨在比较HDM-SCIT在中国AR儿童和成人患者队列中的长期疗效。

方法:

共有名儿童和成人AR患者接受了3年HDM-SCIT治疗,其中名(95.2%)患者接受2年随访。同治疗前(基线)比较,3年治疗期结束时(第3年)和中止治疗后2年(第5年),评估所有患者的总鼻症状评分(TNSS)、每日用药评分(DMS)、综合评分(TCS,症状[鼻+眼]+DMS)和生活质量(QoL)。根据报告的不良事件评估其安全性。

结果:

最终22例(37.3%)儿童,74例(62.7%)成人纳入本研究。儿童平均年龄9.66±2.60岁,成人平均年龄33.01±8.62岁。例患者中21例(17.8%)是轻度鼻炎,97例(82.2%)是中重度鼻炎。成人和儿童之间疾病持续时间(持续/间歇)和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评估显示,具有持续症状的成年人比例显著高于儿童(P=0.),而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当(P=0.)。

经过3年治疗,与基线相比,两组患者的症状和QoL在第3年和第5年均有明显改善(P0.)(图1)。此外,相较于SCIT开始时,SCIT结束时DMS显著降低(P0.),且DMS的降低在SCIT中止后2年仍可维持。

图1.比较基线、第3年和第5年(中止治疗后2年)的鼻症状(A)、TNSS、AR/CDSS、DMS、TCS(B)和RQLQ评分(C)。3年SCIT后,所有评分均显著降低(P0.)。3年和5年SCIT在鼻塞、流涕、TNSS、AR/CDSS、DMS和TCS方面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P0.01。

与成人相比,儿童患者在第3年和第5年TNSS和TCS有更好的改善(TNSSΔ3:6.66vs.5.41,P=0.;TCSΔ3:4.30vs.3.83,P=0.和TNSSΔ5:6.16vs.4.86,P=0.;TCSΔ5:4.11vs.3.62,P=0.)(图2)。3年SCIT后,TNSS下降43.9%的临界值发现,98/(85.4%)的参与者对SCIT治疗显示出应答效应,症状改善超过预定阈值。

图2.在患有AR的儿童和成人中比较SCIT的长期(3年和5年)疗效改善,评估TNSS和TCS从基线至第3年和第5年的变化。与成人相比,从基线至第3年和第5年末,儿童患者的TNSS和TCS显示出更好改善。*P0.05。

SCIT前,与AR病史≥10年的患者相比,AR病史10年的患者在第3年和第5年末症状改善更明显(TCSΔ3:4.12vs.3.13,P=0.;TCSΔ5:3.90vs.3.09,P=0.)(图3)。

图3.SCIT前,AR病史10年和AR病史≥10年的患者在第3年和第5年结束时TCS相对基线改善的比较。*P0.05。

HDM-SCIT在AR儿童和成人患者中的安全性相当。在完成SCIT的所有例患者中,10例(8.1%;7例儿童,3例成人)报告了局部不良反应;5例(4.2%;2例儿童,3例成人)发生全身不良反应,其中1例发生1级反应,4例发生2级反应。这些患者的症状在服用抗组胺药物后均有所缓解,无需使用肾上腺素。

结论:

与AR成人患者相比,AR儿童患者可能会获得更好的HDM-SCIT长期疗效。

专家点评

自一个多世纪前Noon7将AIT引入临床实践起,现已公认其为针对AR病因具有长期疗效的唯一治疗方式。尽管SCIT被认为是AIT的金标准,但大多数研究均采用SLIT而非SCIT。此外,尚无充分证据表明SCIT在儿童和成人受试者中的长期疗效。在本研究中,HDM-SCIT的长期治疗效果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其中两项研究评估了SCIT的3年随访疗效。Tahamiler等研究发现SCIT治疗后TNSS和TCS显著改善,Sahin及其同事对接受HDM-SCIT治疗的AR患者进行了10年随访,并证明SCIT在10年后仍可保持优异疗效。总之,与成人AR患者相比,儿童AR患者似乎获得了更好的长期疗效。3年疗程的HDM-SCIT对儿童和成人AR患者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可持续的长期治疗选择。短暂的AR病史可能是对AIT应答性较高的良好预测指标,因此应尽早考虑将SCIT应用于儿童和成人AR患者,以便更早阻止其疾病进展。

专家介绍

马婷婷教授

首都医科大医院

变态反应科副主任

社会职务:

?北京医学会过敏变态反应分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特异性诊断和免疫治疗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学院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委员

?科学普及分会过敏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

?JACI中文版青年编委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青年编委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变态反应科名誉主任

主要专业领域:诊治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花粉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食物过敏、皮肤过敏等)。特别致力于花粉症特别是花粉诱导的过敏性鼻炎、哮喘以及呼吸相关的过敏性疾病的临床、基础和流行病学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参与和主持国家级、市级、局级课题多项,目前在Allergy等杂志发表中英文文章30余篇,影响因子30余分,参编专著3部,曾获首都医科大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科技成果转化一项。

本内容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内容策划:马腾内容审核:李婷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表来源:客户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xygy.com/jbzz/11677.html
------分隔线----------------------------